工作动态

学院动态

当前位置: 本站首页 > 工作动态 > 学院动态 > 正文

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我校教职工培训大会上开展数字技术赋能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教学分享活动

发布日期:2025-07-29 点击:


为深入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》、《教育部报告厅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》等文件精神,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为牵引,塑造教师发展新优势,7月23日上午,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全体教职工培训大会上,以“数字赋能:铺就教师发展通途,书写立德树人华章”为主题开展团队式培训分享活动。执行校长吴勇军、副校长杨文、副校长刘文娟等学校领导及全体教职工出席了活动,组织人事处处长伍盼盼主持活动。


本次教学分享以“总-分-总”的形式进行。在总论环节,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琳娜详细介绍了教师成长发展的阶段与特征,以及数字技术如何赋能教师,书写立德树人华章。她提出,教师发展存在“刚入门”阅己、“硬着陆”越己、“有方法”悦己和“大师级”育己四个阶段,并深入剖析了在各个阶段中,思政课教师、通识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这三类教师的特点及共性。同时,她强调三类教师要借助数字技术打通三类课程协同育人壁垒,让立德树人从某一类教师的“独唱”变为全体教育者的“合唱”。

分论环节,袁进展、侯佳、赵薇和李兰希分别扮演四个阶段的教师,沉浸式分享教育教学体会。他们以立德树人为主线,以数字技术融入教育教学为目标,从分析三类教师在各个阶段面临的困境出发,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路径。李兰希在“刚入门”阅己阶段提出教师要坚定立德树人目标,明确课程思政与学科内容的关系;赵薇在“硬着陆”越己阶段提出用数据审视教学,在企业真实场景中更新案例库并构建跨学科教学生态;侯佳在“有方法”悦己阶段表示要以数字技术为翼,让立德树人扎根课堂;袁进展在“大师级”育己阶段阐释了对三类教师“共研共商”,形成“共育链条”和“数据依托 协同育人”的思考,以期在协同的道路上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。

刘永录在总结讲话中对本次教学培训分享给予了高度评价。他表示,本次教学培训分享形式新颖、内容独特,理论阐述与实践分享相结合,精准聚焦教师发展规律、立德树人需求和数字技术融合三大关键点,是推动思政课教师、通识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同向同行的有益探索,为打造一支善用数字技术、精于立德树人的教师队伍打下坚实基础。

此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培训分享,为学校教师在数字时代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,也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入了新的动力,对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